谈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作文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 能力培养
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知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
一、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任何语言活动都是一定情境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语言”的重要命题。这里所说的“劳动”,不是个体的操作,而是群体的共同劳动。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了交际的需要,于是语言便这样产生了,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除了让学生自由作文之外,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策略。作文课中的情境教学,一般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1、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如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实话实说” “新闻调查”等栏目中,精选有关内容,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学生看、议、写。这些电视栏目的特点是:所选内容或是国际、国内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或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话题集中,又往往能多角度地阐发议论,深入开掘。学生经常看这样的栏目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和情感。他们既有所思,又有所感,自然会产生发表的欲望。
2、帮助学生开掘他们的“胸中积蓄”
具体做法是再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这时,他们同样会活跃、会激动、会兴奋,从而产生表达的需要。例如“班会感悟课”。课的内容是“班会”,老师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学生听了老师的发言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悄悄的变化,在深刻地变化。这种变化又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3、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积累,起练笔。无论是平时随机的观察,还是在有组织的活动中去观察,都会引起小作者“无限的遐想”,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容易写出激情洋溢的习作。
二、反复推敲词句,让习作更完美
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要使文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还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下工夫。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上的砥砺,而且是意境的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应该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
1、文字上的锤炼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吟诗,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就用手做推、敲的动作,太专心了,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想说,还是用“敲”字好。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文章上锤炼,立足于“实”,讲究于“准”。
鲁迅也是十分讲究语言锤炼的。他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这样写道:“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上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避”有“躲开、回避”之意。“逃”也有“避开”之意,在“避开”这一点上,他们是同义词。如果叙述鲁迅的这段经历,当柔石他们走向刑场的时候,说自己为免于受害,逃避在客栈也可。当柔石他们“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的时候,说自己在炮声中躲避在英租界也行。然而,既然在同一句中,后文用了“逃”,前文就不能再用“逃”字了,因而,前文选用“避”来叙述躲避的情景。又因为后文中有“在炮声中”这样的字眼,所以用“逃”更能突出形势之严峻,情况之紧张,回避之必要。这里,不仅是为了避免词语的重复,而且是为了适合各自的语境。
再看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有一间的”这几个字的添加,使文章更准确,更令人信服。尤其是三个“咚”,选用得别开生面,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激愤之情。
2、情感上的锤炼
语言是情感的产物。当我们读着富有情感的语言时,心灵为之震撼,感情与语言“共振”。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打开讲文”时的一段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藤野先生对于留学生的关怀、无私的帮助、毫无民族偏见的人间真情。“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该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落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寥寥几笔,就把藤野先生真诚的性格、无私的品德、一丝不苟的态度、呕心沥血的情态描叙得真真切切。作者寓情于真实的描绘之中,体现出真挚的师生之情,与其说这是情与景的交融,不如说这是情与景的交汇。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对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着墨并不多,但描写得细致入微。“两手攀着”“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对常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举止。但对于祸不单行的作者父亲来说,却像在无望中寻找希望,他对自己的职务无依,对自己的家庭无靠,此时他只得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作者对背影的描写,集中表现了其父对儿子的一片厚望,就是这一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足以说明情感上锤炼的功力之深。
情感锤炼,主要是从情感的角度锤词炼句。首先得有情感体验,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成倾注激情的文字的 。其次,写作中要注入作者的感情,使笔下的语言涌动着作者情感的潮水。
3、哲理上的锤炼
语言不是文字符号的堆砌,而是思维的结晶。鲁迅于1921年1月写的《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联系当时的背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闰土前后的变化,判若两人,这不仅是岁月的流逝给他流下的记忆,而且是精神上的压迫给他增添了麻木的痕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旧中国农民依然贫困。因此,鲁迅对于“路”的理性思考,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故乡》中如若不是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的(下转第145 页)
(上接第135 页)也许是同情,也许是叹息,依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于1924年写的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道:“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活该。”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一切封建统治者和卫道士终究不能逃脱历史的惩罚这一必然规律。这里作者寓深刻的哲理于诙谐的议论之中,从而显示了鲁迅作品语言锤炼的功力。
哲理上的锤炼,主要从理性上去思考,从哲理上去剖析。这类句子的特点或语带双关,或寓理于议,留给读者的是思维的再拓展,境界的再提升。
人的思想,要靠语言来交流,作者的感情,要靠语言来传递,文章的内容,也要靠语言来表达。因此我们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对语言认真推敲,反复修改,从而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投稿方式:
电话:029-85236482 13759906902
咨询QQ:1281376279;396937212
网址:http://www.xinqilunwen.com/
电子投稿:xinqi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 能力培养
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知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
一、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任何语言活动都是一定情境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语言”的重要命题。这里所说的“劳动”,不是个体的操作,而是群体的共同劳动。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了交际的需要,于是语言便这样产生了,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除了让学生自由作文之外,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策略。作文课中的情境教学,一般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1、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如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实话实说” “新闻调查”等栏目中,精选有关内容,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学生看、议、写。这些电视栏目的特点是:所选内容或是国际、国内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或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话题集中,又往往能多角度地阐发议论,深入开掘。学生经常看这样的栏目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和情感。他们既有所思,又有所感,自然会产生发表的欲望。
2、帮助学生开掘他们的“胸中积蓄”
具体做法是再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这时,他们同样会活跃、会激动、会兴奋,从而产生表达的需要。例如“班会感悟课”。课的内容是“班会”,老师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学生听了老师的发言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悄悄的变化,在深刻地变化。这种变化又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3、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积累,起练笔。无论是平时随机的观察,还是在有组织的活动中去观察,都会引起小作者“无限的遐想”,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容易写出激情洋溢的习作。
二、反复推敲词句,让习作更完美
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要使文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还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下工夫。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上的砥砺,而且是意境的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应该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
1、文字上的锤炼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吟诗,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就用手做推、敲的动作,太专心了,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想说,还是用“敲”字好。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文章上锤炼,立足于“实”,讲究于“准”。
鲁迅也是十分讲究语言锤炼的。他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这样写道:“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上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避”有“躲开、回避”之意。“逃”也有“避开”之意,在“避开”这一点上,他们是同义词。如果叙述鲁迅的这段经历,当柔石他们走向刑场的时候,说自己为免于受害,逃避在客栈也可。当柔石他们“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的时候,说自己在炮声中躲避在英租界也行。然而,既然在同一句中,后文用了“逃”,前文就不能再用“逃”字了,因而,前文选用“避”来叙述躲避的情景。又因为后文中有“在炮声中”这样的字眼,所以用“逃”更能突出形势之严峻,情况之紧张,回避之必要。这里,不仅是为了避免词语的重复,而且是为了适合各自的语境。
再看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有一间的”这几个字的添加,使文章更准确,更令人信服。尤其是三个“咚”,选用得别开生面,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激愤之情。
2、情感上的锤炼
语言是情感的产物。当我们读着富有情感的语言时,心灵为之震撼,感情与语言“共振”。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打开讲文”时的一段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藤野先生对于留学生的关怀、无私的帮助、毫无民族偏见的人间真情。“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该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落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寥寥几笔,就把藤野先生真诚的性格、无私的品德、一丝不苟的态度、呕心沥血的情态描叙得真真切切。作者寓情于真实的描绘之中,体现出真挚的师生之情,与其说这是情与景的交融,不如说这是情与景的交汇。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对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着墨并不多,但描写得细致入微。“两手攀着”“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对常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举止。但对于祸不单行的作者父亲来说,却像在无望中寻找希望,他对自己的职务无依,对自己的家庭无靠,此时他只得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作者对背影的描写,集中表现了其父对儿子的一片厚望,就是这一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足以说明情感上锤炼的功力之深。
情感锤炼,主要是从情感的角度锤词炼句。首先得有情感体验,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成倾注激情的文字的 。其次,写作中要注入作者的感情,使笔下的语言涌动着作者情感的潮水。
3、哲理上的锤炼
语言不是文字符号的堆砌,而是思维的结晶。鲁迅于1921年1月写的《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联系当时的背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闰土前后的变化,判若两人,这不仅是岁月的流逝给他流下的记忆,而且是精神上的压迫给他增添了麻木的痕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旧中国农民依然贫困。因此,鲁迅对于“路”的理性思考,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故乡》中如若不是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的(下转第145 页)
(上接第135 页)也许是同情,也许是叹息,依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于1924年写的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道:“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活该。”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一切封建统治者和卫道士终究不能逃脱历史的惩罚这一必然规律。这里作者寓深刻的哲理于诙谐的议论之中,从而显示了鲁迅作品语言锤炼的功力。
哲理上的锤炼,主要从理性上去思考,从哲理上去剖析。这类句子的特点或语带双关,或寓理于议,留给读者的是思维的再拓展,境界的再提升。
人的思想,要靠语言来交流,作者的感情,要靠语言来传递,文章的内容,也要靠语言来表达。因此我们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对语言认真推敲,反复修改,从而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投稿方式:
电话:029-85236482 13759906902
咨询QQ:1281376279;396937212
网址:http://www.xinqilunwen.com/
电子投稿:xinqi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