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摘要:在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实施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以心理学的视点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和素质差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教育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实现人本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 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 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 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 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 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2]。
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 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3]。
3 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4]”,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 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 语文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顾黄初,顾振彪. 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韩雪屏.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投稿方式:
电话:029-85236482 13759906902 15389037508
咨询QQ:1281376279 ;396937212
网址:http://www.xinqilunwen.com/
电子投稿:xinqi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 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 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 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 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 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2]。
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 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3]。
3 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4]”,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 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 语文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顾黄初,顾振彪. 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韩雪屏. 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投稿方式:
电话:029-85236482 13759906902 15389037508
咨询QQ:1281376279 ;396937212
网址:http://www.xinqilunwen.com/
电子投稿:xinqi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