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兰达克
摘 要: 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兰达克Bawing金矿处于NW向加里曼丹三叠纪-侏罗系变质岩火山岩穹窿的西北角,岩浆侵入活动发育,北西向构造发育。为形成各种热液型矿床提供了物质来源和成矿基础。本文从成矿地质条件和地表的矿化特征等方面,对Bawing金矿的成矿远景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Bawing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远景
一、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1.1、大地构造位置
加里曼丹处于西太平洋岛弧带中部,被3个边缘洋盆和几个东南亚大陆及华南来源的微陆块包围,北面有南中国海,东面有苏禄海和西里伯斯海,南东侧为望加锡海峡,西部为巽他陆块,南邻苏门答腊-爪洼岛弧。[1]
本区处于NW向加里曼丹三叠纪-侏罗系变质岩火山岩穹窿的西北角,岩浆侵入活动发育,北西向构造发育,有大面积的白垩系花岗闪长岩基出露。[2]
1.2、地层
区域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三叠系(Banan)巴南组:主要为中粗粒砂岩、火山碎屑岩、黑色含炭质砂页(泥)岩、厚层状底砾岩;
侏罗系(Sungaibetung)组:由细粒凝灰质砂岩,砂岩、泥岩、粉砂岩互层,平行交错层理发育并含黄铁矿结核。
第三系、第四系广泛分布,其中第三系Hamisan组,主要为石英砂岩、砾岩。三叠-侏罗系与岩金的形成关系密切。[3]
1.3、构造
卢帕(Lupar)构造线位于矿区的北部,对矿区的构造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1:25万区域地质图,初步认为本区域构造线主体方向呈NW-SE向,以断裂表现形式为主。[4]
1.4、岩浆岩
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白垩纪早期喷发的(Raya)莱雅火山岩,包括蚀变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白垩纪早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体,包括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英云闪长岩,呈岩基、岩株产出,广泛分布于南部和中部区域;白垩纪晚期侵入的辉长岩主要是零星出露。
第三纪始新世至上新世岩浆侵入活动更为强烈,始新世中期侵入的英安斑岩,主要分布于北部Bawang地区;渐新世侵入的闪长岩体包括闪长岩、细粒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辉长岩、英云闪长岩,呈岩株、岩瘤产出。上新世侵入的有玄武岩、安山岩。
岩浆侵入活动由早到晚呈现由深成至浅成、超浅成、岩性由酸性至中性、规模由岩基到岩株、岩瘤的变化规律,其中,渐新世的岩浆侵入活动与金矿化密切相关。[5]
二.矿区成矿条件分析
2.1矿区构造特征
工作区位于北加里曼丹古晋构造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北北东向断裂以及次生断裂是重要的导矿容矿构造,遥感、化探异常特征明显,综合异常带规模较大,区内发现的Ⅰ号、Ⅱ号和Ⅲ号矿(化)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品位。
工作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北东东断裂构造为主,依次编号F1、F2、F3。
F1断裂位于矿区赛姆布山山顶附近,标高500m左右,宽2-6m,延伸长度大于4km,总体与山脉走向相同,产状264°-276°∠57°-65°,局部产状较陡,倾角70°-80°。
F2断裂位于矿区西北部,在地貌上表现为大的冲沟,走向320°-330°,冲沟宽2-3m,长度大于1km,冲洪积物覆盖严重,见有大量的砂岩转石。
F3断裂位于矿区东部,标高300m左右,宽1-3m,延伸长度大于1km,产状145°-166°∠36°-45°,断裂倾角平缓,断裂带内岩石破碎,形成大小不等的构造角砾岩,充填后期石英脉。
2.2矿(化)体地质特征
目前主要发现了4条矿(化)体,其中Ⅰ、Ⅲ、Ⅳ号矿(化)体位于山顶,高程在500m左右,第三系沉积岩内,Ⅱ号矿(化)体位于花岗闪长岩内。
Ⅰ号矿(化)体位于矿区赛姆布山山顶南部。主要受F1断裂构造控制,围岩为泥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及杂砂岩,靠近蚀变带的部位砂岩由于硅化和高温蚀变作用,石英颗粒次生增大,乳白色-浅灰色,粒经1-4mm。围岩蚀变特征以硅化和弱绿泥石化为主,少量的褐铁矿化。
Ⅱ号矿(化)体由于长期的流水冲蚀作用,在地表形成宽3米左右的冲沟。岩石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为主,硅化表现为脉状石英充填裂隙内,石英脉产状与蚀变带产状相似,脉宽变化较大1-15cm。矿化以黄铁矿化为主,少量的黄铜矿化,黄铁矿化以侵染状、星点状分布于蚀变带内。矿石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硅化较强的石英脉型金矿,一种是绢云母化较强的蚀变岩型金矿。
Ⅲ、Ⅳ矿(化)体位于Ⅰ号矿(化)体的东西两侧,间距100多m,地表出露规模较小,总体走向235°,倾向西,倾角52°。矿化蚀变特征与I号矿(化)体相似。
Ⅲ、Ⅳ矿(化)体可能属于Ⅰ号矿(化)体的分支,角度有一定的相交性,目前由于地表覆盖厚,还没有发现其他支脉。两条支脉的平均品位和厚度均大于Ⅰ号矿(化)体,这是否与金矿多富集于支脉相关,有待进一步工作证实,因此两条支脉具有一定的地质勘查意义,甚至有可能大于主脉。地表出露规模较小,总体走向235°,倾向西,倾角52°。矿化蚀变特征与I号矿(化)体相似。
2.3遥感影像特征
本次解译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其他方向的较少,近东西向的连续性差,可能形成时间较早。多组主干断裂交汇于解译区几何中心部位,对区内成矿似有一定控制作用。
铁染异常:铁染异常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部,具有集中成群分布的特点。宏观上异常具有北东向和北西向的分布特征,与本区主要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一致。单个异常呈各种不规则状,长轴方向主要为北西向,个别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显示蚀变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铁染异常特征呈条带状,宽1km左右,长3km左右,走向北东20-30°,位于矿区中偏东侧,与本区总体构造蚀变格局相似。
2.4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通过统计计算,从表2-1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特征表中可以看出:
区内元素富集系数大于1的元素有5个,Au、Ag、As、Sb、Hg,Au元素富集系数最高,达到3.41,As富集系数较高,达到2.60,说明这些元素该工作区的土壤相对于地壳上述元素具有较高背景含量,在土壤中具有相对富集的趋势,而其它元素富集系数低于0.4,相对地壳具有较低有背景含量,在土壤中具有相对分散、贫化有趋势。
区内土壤中元素变异系数介于0.20~1.7之间,变化系数大,表明元素离散程度高,富集成矿可能性较大。
其中变异系数大于0.75的只有Au元素,属于极不均匀分异性;变异系数在0.5-0.75之间的有5个元素Ag、As、Zn、Co、Cu,属于不均匀分异性;变异系数在0.25-0.5之间的有5个元素Sb、Ti、V、Cr、Ni,属于较均匀弱分异性;变异系数小于0.25的为Hg元素,属于均匀未分异性。Au、Ag、As、Zn、Co、Cu等元素离散程度高,说明在土壤中具有相对富集的趋势。
表2-1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特征表
元素 |
样品数 n |
平均值 C0 |
标准离差S0 |
最大值 Max |
最小值 Min |
地壳元素丰度 |
变异系数CV |
富集 系数q |
Au |
4398 |
13.63 |
24.13 |
500 |
0.46 |
4 |
1.77 |
3.41 |
Ag |
4535 |
0.10 |
0.05 |
3.64 |
0.02 |
0.08 |
0.50 |
1.25 |
Sb |
4491 |
1.07 |
0.33 |
8.5 |
0.1 |
0.6 |
0.31 |
1.78 |
As |
4341 |
5.71 |
3.17 |
42.8 |
0.5 |
2.2 |
0.56 |
2.60 |
Ti |
4443 |
1966.58 |
852.53 |
11670 |
109 |
6400 |
0.43 |
0.31 |
V |
4362 |
50.87 |
18.56 |
259.4 |
3 |
140 |
0.36 |
0.36 |
Zn |
4489 |
32.41 |
19.66 |
331.9 |
2 |
94 |
0.61 |
0.34 |
Co |
4431 |
2.87 |
1.90 |
56.66 |
0.5 |
25 |
0.66 |
0.11 |
Cr |
4405 |
29.68 |
9.34 |
308 |
3.5 |
110 |
0.31 |
0.27 |
Ni |
4361 |
7.65 |
2.34 |
60.59 |
1.2 |
89 |
0.31 |
0.09 |
Cu |
4384 |
11.49 |
5.71 |
195.7 |
2 |
63 |
0.50 |
0.18 |
Hg |
4590 |
0.10 |
0.02 |
1.62 |
0.012 |
0.089 |
0.20 |
1.12 |
表中:CV= S0/ C0 q= C0/地壳元素丰度 地壳元素丰度(黎彤1976)
综合变异系数和富集系数来看,在本区Au、Ag、As3个元素相对富集可能性较高。这与本区主攻矿种Au相吻合。
表2-2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系数表,从表中可以观察到,其中Ti与V、Zn、Co、Cr、Ni、Cu相关性较好;Au与各种元素相关性较差,但与Ag、As、Sb具有弱相关性,与Hg、Cr有一定的相关性,Au与其他元素为负相关,造成这种相关性格局具有一定的探讨意义;这两组元素属于铁族元素和亲铜元素,具有中低温热液活动特征。
因此Ag、As、Sb和Hg、Cr对该区找矿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表2-2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系数表
|
Au |
Ag |
Co |
Cr |
Cu |
Ni |
Ti |
V |
Zn |
As |
Sb |
Hg |
Au |
1.00 |
|
|
|
|
|
|
|
|
|
|
|
Ag |
0.17 |
1.00 |
|
|
|
|
|
|
|
|
|
|
Co |
-0.10 |
0.19 |
1.00 |
|
|
|
|
|
|
|
|
|
Cr |
0.02 |
0.22 |
0.49 |
1.00 |
|
|
|
|
|
|
|
|
Cu |
-0.08 |
0.14 |
0.59 |
0.59 |
1.00 |
|
|
|
|
|
|
|
Ni |
-0.04 |
0.18 |
0.64 |
0.86 |
0.72 |
1.00 |
|
|
|
|
|
|
Ti |
-0.12 |
0.18 |
0.73 |
0.60 |
0.67 |
0.71 |
1.00 |
. |
|
|
|
|
V |
-0.08 |
0.18 |
0.72 |
0.70 |
0.75 |
0.78 |
0.88 |
1.00 |
|
|
|
|
Zn |
-0.09 |
0.21 |
0.73 |
0.41 |
0.58 |
0.58 |
0.77 |
0.74 |
1.00 |
|
|
|
As |
0.23 |
0.09 |
-0.21 |
0.04 |
-0.17 |
-0.10 |
-0.22 |
-0.15 |
-0.29 |
1.00 |
|
|
Sb |
0.13 |
0.15 |
0.00 |
0.26 |
0.08 |
0.15 |
0.05 |
0.10 |
-0.04 |
0.52 |
1.00 |
|
Hg |
0.01 |
0.11 |
0.03 |
0.15 |
0.08 |
0.11 |
0.12 |
0.11 |
0.03 |
0.22 |
0.18 |
1.00 |
三、成矿远景分析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做以下矿床成因推测:北西向区域性断裂从本区通过,形成本区基本构造格局;北东向断裂为次一级断裂构造,形成于成矿早期,主要金属矿物运移富集;而小型的北东东向断裂使得成矿物质再次活化、运移、富集,为主成矿期,对成矿作用有利;晚期的造山运动和风化剥蚀作用,使得部分矿体出露地表,形成表生残坡积、河套砂金矿等,金矿的表生富集作用使得局部残坡积砂金矿品位高于原生矿。
本矿区Ⅰ号矿(化)体是位于本区主控构造部位,规模较大,但品位较低、Ⅱ、Ⅲ、Ⅳ号矿(化)体已控制规模较小,但品位相对较高,矿体厚度较大,目前已获得的Au最高品位28g/t采自Ⅱ号矿(化)体,最大矿体厚度(视厚度) 1.6m、Au平均品位1.48g/t采自Ⅳ号矿(化)体。因此本区主要的Au矿体可能富集在这些支脉中。
参考文献
[1]丁清峰,孙丰月,李碧乐.东南亚北加里曼丹新生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成矿[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193-200.
[2]庞奖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现状及其趋势[J].黄金地质,1995.1(3);34-38.
[3]杨牧,彭省临,邵拥军.东南亚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09;224-230
[4]李碧乐,李永胜,王东.丁清峰.东南亚加里曼丹新生代金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J].世界地质,2006.06;129-146.
[5]颜佳新.加里曼丹和马来半岛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热带海洋学报,2005.3;26-32